美麗的銀河歲月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超"通貨膨脹

前兩天發現youtube上的這兩部影片,世界上各地都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反對政府的一些經濟措施,反對聯準會的存在,現在就請各位看看下面這兩部影片,開始想一想是不是該為了自己及家人的下半生著想呢?""通貨膨脹正席捲而來,你是否能挺過去呢?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30分鐘看透現今貨幣體系

先前有po過簡體中文版的影片,為了廣大台灣同胞的福利,下面幾篇就放繁體中文版的,請看。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熱錢!樂錢?

相信最近的財經新聞不停的播報著台灣匯率戰打的火熱,央行幾乎場場都需要干預著國際熱錢,阻止台灣急升,美元存戶的心裡七上八下,另一方面,代購美國商品的店家生意暴增150%,新聞報導著國際禿鷹手段高竿,這只是美國帶頭引起通貨膨脹的症狀,而且僅僅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新台幣升值對於台灣有什麼影響呢?台灣本身是屬於出口國,是依靠出口商品或服務來維持經濟,若是台幣升值,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就是"台灣的東西變貴了",東西變貴了,他國購買台北產品的數量及慾望就會降低,直接影響整個台灣的經濟,這是政府和央行所無法忍受的。

問題:面對著國際熱錢的匯入,如何阻止新台幣升值?
答案:只要政府印鈔票的速度跟上美元貶值的速度就行了!

那,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全世界的貨幣就會同時貶值,僅只在表面上大家的幣值都沒變而已。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美國上百座城市面臨破產

今天早上坐在前往公司的交通車上時,發現電視新聞上的小字跑馬燈顯示著國際新聞:

背債60兆 美國上百城市恐破產


好像這新聞似乎不是很重要的感覺,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認為:「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只是危言聳聽而已。」「那是美國,又不是台灣。」

擁有財商是變富人的第一條件,要如何從眾人都無法整合的訊息裡得到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就這則新聞而言,我的看法是,明年美國也不會破產,背債60兆,僅僅只是一個數字,美國將會再上修法案,調整赤字上限,再不停的印製鈔票,支付著這些鉅款,背負上更大的債務,而買單的人是,你。

美國剛印出的鈔票擁有當時完整的購買力,進而稀釋市面上所有的貨幣,對,就是稀釋著你我口袋裡的錢,管你願意不願意,管你是美元、台幣還是其他貨幣,只要你國家用美元結匯,我就是在偷你的錢,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呢!

我只是說明年美元不會終結,不代表美元不會毀滅,只是時間會往後延罷了,如果你想知道該怎麼利用這場人類史上最大的金融災難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使財富轉移到自己的口袋裡,留下你的訊息。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退潮的洪流,你還是一樣陷入其中嗎?

「每個人都想要有錢呀!誰不想要發財?」但是卻很多人都做不到,為什麼?因為他們膽怯,他們只是想著我哪天能發財,只是想著用最安全的方式發財,買張樂透也許是個好的嘗試?

人們死死的抓著一份"高薪"的工作不放,用著許許多多的藉口來替自己和別人解釋,訴說著開銷很大,你不能沒有這份工作,如果沒有你會很慘很慘,一大堆人找不到工作,諸如此類的理由,這些似乎都是有道理的,越是冠冕堂皇的道理,阻礙著你道路的石頭就越大。

讓我們討論一下為什麼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吧?事實上,這些人並不是找不到一份工作,而是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那什麼是會讓這些人滿意的工作?高薪、輕鬆、穩定,通常來說就是這些人的訴求,所以用著騎驢找馬的方式,更成為這些人的態度。

若是在工業時代,這種方式也許是好的, 公司和政府能夠負擔你退休後的下半生,辛苦了一輩子也有個依靠,但是這好景早已不在,政府和公司連自己都自顧不暇,你可以問問看自己,政府或公司會不會照顧你的下半生?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因為有太多的社會福利、勞健保、基礎建設、醫療保健等支出,我們的政府不停的印鈔票來應付赤字(也是因為美國的關係導致),不然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50-60的人沒辦法退休?那是因為剩下的錢不足夠應付他們的退休生活,這是設想的不夠周詳?不是,這是通貨膨脹

這些人們痛苦又無奈的每天睜開雙眼,想到的就是上班、加薪、休假,像羅伯特‧清崎所說的一樣,陷入了老鼠賽跑的迴圈而無法自拔,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必須改變,給自己一個機會,永遠也不嫌晚!

每個公司都必須要擁有的一項技能:銷售。這是公司生存的關鍵之一,若你不懂得銷售,你就算能開一間公司,也沒辦法生存,所以這是我現在最想要學習的一項技能,我必須去找一份銷售的工作,展開我創造公司的第一步。

ps:我並不是憎恨或斥責做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許這適合你,但不適合我,祝你好運。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三隻小豬

人們都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就講一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既然都有聽過,那我為什麼還要說呢?因為用不同思考的模式在考慮一件同樣的事情時,往往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三隻小豬長大了,有一天決定獨立搬出去住,小豬們各自找了自己喜歡的一塊地,在上面建立自己的房子,第一隻小豬想要快速的建立好自己的房子,他就找了一些稻草和麥桿,一天之內就把自己的房子搭好了。

第二隻小豬在森林裡撿了一些木頭來搭建自己的房子,他大概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把房子建好,然後第一隻和第二隻小豬跑去找第三隻小豬玩,當他們兩個到了第三隻小豬家的時候,發現第三隻小豬才剛把地基打好,正打算開始用磚頭建造自己的房屋,前兩隻小豬就在嘲笑著他動作太慢,他們的房子早就蓋好了。

第三隻小豬花了一星期的時間才把自己的房子建好,之後三隻小豬就快快樂樂的生活在自己的家中。

某一天,大野狼來了,想要吃三隻小豬,小豬們嚇的躲到自己的家中,大野狼到了第一隻小豬的家中,小豬不肯開門,大野狼用力吹一口氣,就把小豬的稻草屋給吹垮了,小豬慌張的跑到第二隻小豬家裡躲。

大野狼也跟著跑到第二隻小豬家,兩隻小豬躲在家裡不肯開門,大野狼多花了一些力氣,用力的吹了好幾口氣,好不容易也把第二隻小豬的木頭屋吹垮了,兩隻小豬嚇的只能跑到第三隻小豬家裡。

第三隻小豬很歡迎兩隻小豬來他家躲,並拍胸脯保證沒有問題,大野狼終於也跑來第三隻小豬家門口,並咆哮著要小豬們開門,小豬們當然不開門,這次大野狼不管用了什麼方式,也破壞不了第三隻小豬的磚頭房屋,終於放棄了。

前兩隻小豬總算學會教訓,乖乖的照第三隻小豬的方式建造堅固的房屋,從此就過個幸福快樂的日子。

故事說完了,假如現在把小豬們改成你和我的人們,不同種的房子就是不同種的財務計劃,大野狼就是風險或意外,你再重新的看一次這個故事,相信你一定很容易就懂的這個道理,當你所建立的財務架構不夠完整時,一些單純的風險和意外就很容易擊垮你。

很多人也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或是兩手一攤、雙肩一聳,如果你想要這樣的任人宰割的人生(抱歉我的用詞),我只能祝福你一路好走(再次抱歉我的用詞),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人生,就應該開始想想如何打造自己堅固的房屋,願你我共同進步。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價格? 價值?

很多人分不清楚價格和價值的差別,他們是用刻板印象或是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如果能分的出其中的差別,你將會很清楚的了解,而不是盲目的追求。

價格可以眼見,價值需要比較,就像現在,新聞不停的在播報台北房價不停的飆高,許多投"機"客不停的投入房市中,靠著小道消息,或是政府將在哪裡興建捷運、都市規劃、老屋拉皮等等的措施,想要買入房子後,待房價上漲就馬上脫手,海撈一筆!

這些投機客是用資本利得的想法在評估一件房地產投資,而不是用現金流的角度為出發點,當一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所有東西都開始漲價,漲的是價格,而不是價值,因為價值並不會以如此方式成長,一棟看起來老舊的房子,在其外觀經過拉皮後,看起來雖然變漂亮了,但是他的功能有不同嗎?能帶給人的價值有改變嗎?說穿了只是比較美觀而已。

當美麗的泡沫破滅時,瞬間跌落的價格,會讓你們不知所措,屆時因付不出貸款而被法拍的屋子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情況可能比次級房貸更嚴重,所以請記得,看清楚的應該是價值而非價格,你就會躲過這次危機。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信念的大小

如果有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投資風險的世界,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一聽到這個問題就直覺想說「不可能」的話,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投資風險的世界,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還是不想回答我這個問題的話,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投資風險的世界,你會做什麼?


不管你認為這個問題是不是荒謬、無聊,我只是想問你,

如果有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投資風險的世界,你會做什麼?

找到你自己的答案吧!信念的大小可以改變整個世界,成功只在於努力與否。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回顧歷史才能眺望未來

人需要記取錯誤的教訓並且改正,才能使將來過的更好,如果錯誤一犯再犯,很有可能會害人害己,這我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吧?改正錯誤才能使將來過的更好。
但是很意外的是,人們並不是每次錯誤都會更正,反而一錯再錯,就算知道錯了,下次還是犯錯,這是因為人的貪婪、恐懼心裡作祟。
若你在大部分的人在重蹈覆轍時能記起教訓,不讓情緒控制理智,你將會非常富有。

投資是有所謂的循環週期,大家所熟悉的是股市的循環週期、原物料的循環週期,這些循環週期的輪替時間比較短,而另外一種循環週期較長,較不被人們所發覺的,就是貨幣的循環週期。

現在我問一個問題,請大家回想一下,自古以來,世界上有哪一種"貨幣"是從古至今都一直被使用的?

答案是"沒有",沒有任何一種貨幣活到現在,為什麼會這樣?假如政府的貨幣系統沒有問題,為何沒有一種流通至今呢?

一國的貨幣總是在剛發行的時候最有價值,價值的原因並非是剛發行,而是貨幣背後所代表的實質資產,大家想想就知道了,拿出一張千元鈔票以後問問你自己,這張紙的成本有價值一千元嗎?

但是假如今天貨幣與其背後的價值被一刀斬斷!這張紙還有沒有這個價值?美國尼克森總統於西元一九七一年未經國會允許就擅自切斷了美元與黃金的連動關係,此舉就讓美國可以任意的印製鈔票,現在大家想一想,我們手上的鈔票還有價值嗎?我們國家的外匯存底還有價值嗎?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感恩、夢想、永不放棄

每當我覺得迷失、沮喪、失去力量的時候,我就會來看這部影片,Nick Vujicic他激勵著我,讓我重新擁有向前走的力量,我非常的感謝他,感謝有這個人。

當你有了一個夢想,開始想要實現它,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卻不知道自己走的方向是否正確,當你跌倒,你會嘗試著站起來,假如試了一百次而沒辦法站起來時,停止了嘗試,那就永遠都不會再站起來,是人都會跌倒,事情一定會有做錯的時候,如果我們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遲早有一天會達成你想要的。

Nick Vujicic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我無法想像,一個人沒有了手和腳,還可以游泳、釣魚、衝浪、打高爾夫球、甚至踢足球,今天他告訴我,他做到了,那你我的夢想也一定能實現。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想要賺大錢的第一步是不想著賺錢!

如果你想要賺大錢,最重要的一個重點是,在一開始不能只想著賺錢,而是要想著如何創造價值,你能提供越多的價值給別人,不知不覺就能累計非常非常多的財富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人們普遍的討厭被別人推銷產品,因為他們認為就是要花錢,我也一樣,如果你只想著要"賣東西"給別人,或是"賣服務"給別人,通常都不會成功。

相反的,如果你能先提供價值,解決對方的問題,或是先建立關係及信任,再進行銷售的話,就會比較容易成功,當你能服務越多的人,隨之而來的財富也會越可觀。

比爾蓋茲創辦的微軟公司是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方便的使用電腦交流,服務了全世界的人們,因而躍升成為世界首富;麥當勞為了使最多的人們方便快速的吃到漢堡,因而將服務地點設立於全世界重要的交通路口,帶給人們便利性因而致富;臉書讓人快速方便的知道朋友們的狀況,喜愛,想要分享的心得或資訊等,也是服務了全世界的人,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而致富。

還有其他數不盡的例子都可以證實,不是去追求成功,當你能提供越多的價值給越多的人,成功自然而然會追著你而來。

政府會照顧我們的下半生嗎?

努力工作存了些錢,然後就開始會用這些錢去買車、買自己的房子、旅遊、花費,再不就存呀存呀存的,確不知道能用在哪裡,每天省吃撿用,只是為了把錢存起來。

但是卻不知道,存在銀行的錢每天每天的被人偷走,自己是一點也不知道,只是覺得生活越來越辛苦,物價、油價和房價越來越高,只覺得是人為炒作,「都是投資客的錯,政府應該要出面阻止他們呀!要為了小老百姓們著想呀!!」

可曾想過,投資客哪來的錢?房價飆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假如鈔票沒有增加,又哪來的錢把房價抬高?所以實情是:政府亂印鈔票!

但是如果政府不印鈔票的話會發生什麼情況?政府沒錢付健保、勞保、退休金、公共建設、老人福利金等等‧‧‧

我們的政府馬上就會破產了!!

請你們誠實的回答這個問題:政府會照顧我們的下半生嗎?

要知道錢不能讓你變的富有,股票不能讓你變的富有,金幣銀幣不能讓你變的富有,房子不能讓你變的富有,只有當你知道錢、股票、金銀幣、房子是什麼的時候,你才會變的富有。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你覺得搶銀行最佳的方式是?

上面提供了幾種不同的方式,如果,只是如果要搶銀行,你覺得最佳的方式是什麼呢?

如果你選了第一項:蒙面帶手槍,正面攻入,那我只能說,你太衝動了‧‧‧

如果你選了第二項:趁夜潛入偷竊,那你要經過重重關卡,對我來說太難了‧‧‧

如果你選了第三項:串通銀行內部人員,成功的機率似乎高了一點?但是事後被抓到機率也很高!

如果你選了第四項:駭客銀行檔案,竄改資料,你需要一個超級無敵厲害的駭客才能辦到,不過如果他能做到,他為什麼要幫你?(笑)

如果你選了第五項:開一家銀行,如果你不是想著是自己開金庫偷自己銀行的錢,那我要恭喜你,你的財商相當的高呢!

我所說的搶銀行最佳的方式,就是利用"合法"的方式,利用別人的鈔票或是承諾,印製自己的鈔票,這才是高招!

假如我拿一張紙,並在上面寫上1,000元,再拿去和你買東西,你會接受嗎?
那你知道我們的銀行就是在用這一種方式創造金錢嗎?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你以為通貨膨脹跟台灣沒關係嗎?

如果你認為美國亂印鈔票跟台灣沒關係的話,你可能要大失所望了,我們國家的外匯存底是以美元貨幣,況且黃金準備的數量比外匯美元還要少,黃金為五千三百五十多億元,外匯美元準備為五千六百五十多億元。

你想一想,如果美元崩盤,我們國家的財產會直接蒸發掉一半,政府只能不停的印更多的鈔票來支付所有的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等等的付用,台灣曾經就發生過通貨膨脹,唯有了解歷史,才能展望未來。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你還不知道錢是怎麼變出來的嗎?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知道?」「我對錢沒興趣。」「錢夠用就好。」「沒這個心思去看這些。」

簡單的問你一個問題,世界上自古以來,哪種貨幣(人們用來消費用的錢)是一直使用到今天而沒有被淘汰的?答案是:沒有。

花你五分鐘的時間坐下來好好的審視一下,你將會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保證你絕對不會後悔。

如果你還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錢是怎麼"變"出來的話,我建議你看看這系列的影片,它將會帶你由淺入深的了解金錢的原由。

ps:影片從17秒才開始,請耐心等待。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幻想

這兩天總是在想,我要如何才能幫助別人改變他們的舊有觀念和想法呢?
幻想著回到國中學校探望老師,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時間和同學們分享,那是應該要開始準備演講稿囉!?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紓困只會越來越困

這兩天新聞在撥放愛爾蘭向歐盟提出紓困金的需求,而歐盟也同意撥款,金額可能在800-900億歐元(1100-1230億美元),這一再再的顯示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已逐漸來臨。

這些注入的熱錢,只是用來解救那些做了壞事,賺了大筆大筆金錢的陰謀家,而並非是解救平民百姓,全球的貨幣將跟隨著美元及歐元的毀滅而進入一次完美的金融風暴"超通膨"!看來沒多久之後的紓困金金額就要上兆元了。

台灣央行甚至於今日新聞報導上,對於新台幣匯率噤聲,央行為了打擊這些熱錢,也只能拼命的印鈔票來平衡匯率,我們是置身事內,這跟你我都有莫大的關係。

你準備好面對這場風暴了嗎?

PS:現在新聞還在撥報投資多元化債券,減少風險,對於只剩下政府口頭保證的債券,沒有任何實值的擔保;新台幣已經匯入68億元,對於那些以為可以趁機撈一票的人,相當遺憾‧‧‧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股票投資 - 賺錢秘訣

這裡必須聲明,事實上我現在不鼓勵現在買股票,但如果你真的想在股票裡賺錢,請再接著閱讀。

股票容易購買,流通性強,很多人都會投資股票,然而大多數的股民們都沒辦法賺到他們想要的錢,有可能今天賺到的錢,過幾天就賠掉了。

其實若你在投入股票市場之前,或是已經投入股票市場之中的人,若是沒有先弄清楚一些觀念,不管你花多少時間在股海中翻滾,永遠都不會賺到你想要的錢。

首先,我必須先澄清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才好讓我們繼續下去。

一、投入的錢不管多或是少,這些都不是重點,所以沒有什麼散戶大戶之分,重點在於你的心態是散戶或是大戶,你可以只擁有散戶的錢,但是只要有大戶的心態,一樣可以賺錢;所以請先把你自己舊有的想法暫時撇開,準備好裝入賺錢的腦袋!

二、把你自己的條件寫下來(之後會提到),如果想要賺錢,就必須要遵守你自己的條件,如果你辦不到,那就等到能辦到的時候再繼續,因為我的方式就不適合你,請注意,我指的條件是每次都要達成,而不是選擇性的,沒有特例!

三、做人要誠實,不僅對他人誠實,更要對自己誠實,如果發現自己做的決策發生錯誤,必須勇於認錯並即時改正,才能獲得財富,不要害怕出錯,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只要汲取教訓,讓錯誤不再重複,你就會獲得無限的財富。

那麼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買賣股票的重點不在於買進什麼股,買在什麼價格,或是什麼時候買,而是"何時賣"!在這裡不討論如何選股、如何看盤、本益比或是其他基本或技術層面,這些都可以由你們自己決定,要知道重點在"賣"。

可能你也有過這種經驗,發現自己的股票賠錢的時候很難過,但有時候賺錢的時候更難過,心裡會想:「我該不該賣呢?假如賣了股票又漲上去了怎麼辦?假如不賣股票跌回來又怎麼辦?」

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是被貪婪、恐懼等情緒所控制,會有一種就算股票跌了,只要不賣就不算賠的心態存在,如果想要股市裡賺錢,一定要練到對於賺錢或賠錢都沒有感覺!

這秘訣其實很簡單,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但是做的到的人卻寥寥無幾,答案就是「設立停損點」。

根據統計,一般人對於自己手上股票下跌的容許程度大概是在10%左右,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增加或是減少這個百分比,並且把你的條件寫下來,當你感到恐懼或疑惑時,就把紙拿出來看,記得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要被別人的七言八語所影響。

舉例而言,我在進場前,將我買的股票設立了10%的停損點(一定要在進場前就決定),假設我買了一張10元的股票,而我所能接受的跌價最多為10x10%=1元,所以在每日收盤後(一定要收盤以後才能結算,因為有開高走低或開低走高的情況發生)檢查我的股票,假如當日跌到了9元,我隔天一早就馬上掛牌賣出,絕對不能猶豫。

我買進了股票是希望這支股票漲,若是股票不漲反跌,那表示我進場時間或是選股發生的錯誤,我勇於承認並接受錯誤,將錯誤停止繼續發生,把股票賣出,轉而買其他的股票,而不是癡癡的等股票"某天"會回漲到10元以後再解套,也許這事情一輩子都不發生呢?那我就不是賠了1萬元,可能是把10萬元全都賠進去,而且還賠掉了我其他可能賺錢的機會了。

說到這,親愛的讀者們可能會問,那我知道在跌超過10%(自訂)時候賣掉,那漲的時候呢?

其實這也很容易,我自己一樣用10%的停損點做為基礎,不管股價漲到多少,只要下跌超過買股後的"股價最高點"的10%,我就賣掉,舉例而言,我依然是買了那10元的股票,每天結算後看一下股價是多少,假如今天股價為13元,而過兩天股價跌回12元,此時就不用猶豫,直接掛牌賣出。

這種算是機械式的投資方式,就算只有小學未畢業的程度也可以做到,這種方式在健全的牛市裡(牛市代表股市一直在漲)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因為你知道什麼時候要賣;就算在熊市裡(股市暴跌)也會比其他股民賠的少。因為其他股民的錢只放在暴跌的股市讓他們套牢,他們會損失最多到100%的錢,而我們最多只會損失10%的錢。

最後,我想再這提醒大家,當你困惑、迷罔時,請複習上述的那三點,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通貨膨脹是什麼?

最早以前,人們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只要雙方同意就成交,而這種方式因為價值難以評估,而開始改用其他物品來做為基準,貝殼、羽毛、石頭都有,之後開始使用黃金和白銀當做媒介。

使用這些物品做為交易是無法憑空就變出來的,只能靠人去挖掘新的黃金、白銀,才有辦法增加,我所稱之為"錢",這些錢是以穩定又緩慢的方式在成長,經濟就會成正比方式在成長。

我們假設一下,有兩個互相貿易的國家為甲國和乙國,甲國的人民一開始比較窮,所以他們很努力的工作和生產,乙國的人民比較富有,富有的國家消費能力就比較高,人民喜歡買東西享受,乙國的人就和甲國的人買東西,當大爺的感覺真不錯!

時間久了,乙國的錢不知不覺的都跑到甲國去,等發覺的時候,甲國已經比乙國還要富有了,乙國人民這時才覺得不行了,不工作不生產的話,他們就沒東西吃了,所以乙國的人們開始努力工作,生產東西賣給甲國,相反的,甲國的人民有錢了,他們就會開始當大爺一樣消費;兩個國家因此不停的循環,並不會有通貨膨脹的情況發生。

直到政府發明了所謂的紙幣,紙幣原本的用意是代替比較重、實值的"錢"而存在,這些紙幣必須同等於存在"銀行"的錢的總額,然而事實不是這樣。

當政府不停的開始憑空印製鈔票,貨幣不再是相同價值的東西,"它"開始膨脹了,以簡單物理學的方式來說,「質量 = 密度 x 體積」我們可以想做,質量等於世界上所存在實值的"錢",密度就是紙鈔代表的購買力(貨幣的價值),而體積就想做是紙鈔的數量。

由此可見,當體積變多,而實際上的質量不變的話,密度就會等比的減少,套用在經濟學上面,大家就可以發現,當政府不停的憑空印鈔票,鈔票的價值就會減少,大家紙鈔可以買的東西就變少了。

聰明的讀者,也許有人已經發現,通貨膨脹的意義所指的是什麼?

"通貨"就是"貨幣","膨脹"就是無中生有的印鈔票!

你所知道的錢不再是錢......

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三日,美國聯準會宣佈到明年六月之前將收購六千億美元公債,這意味著聯準會又將印六千億美元到市場上,這對你會有什麼影響呢?如果你不能分辨出來的話,你的經濟處境相當堪虞。

世界上的產品和服務是以很小的幅度在成長,而貨幣卻是已非常驚人的速度在成長,用越來越多的金錢去追逐相同的產品,物品的價格就會上漲,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而美國印他家的鈔票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這故事真要說的清楚,要追朔至1971年了‧‧‧下次我再和大家分享,就近來說,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們國家的外匯存底用的是什麼?沒錯,就是美元。

很容易就能想通的一個道理,政府大量的印製美元,就會使美元過多,過多的美元追逐同樣的產品或服務,就會使價格上漲,反過來說就是美元越來越不值錢,今天100美元可以買10項產品,一個月後可能只能買8項同樣的產品了。

後果就是我們國家的錢(存成美元的錢)會隨著美國印鈔票而越來越薄,無形之中就越來越少!

還有另外一個重點,美國是個非常大的消費國,擁有大量的進口,若今天美元貶值,相對的意味著我們國家的幣值會升值,升值的後果就是東西太貴了,出口的數量會減少,國家的經濟就會變弱,因為賺的錢變少了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學美國一樣不停的印鈔票,跟上美元貶值的速率,才能保持平衡。
這樣子做的後果就是,我們國家的貨幣越來越多,追逐同樣的產品和服務,就使物價越來越高。

親愛的讀者,你們有聽過兩年前才破產的國家"辛巴威"嗎?這是個非洲的內陸國家,以下是維基百科對辛巴威所做的介紹:

「由於長期積欠外債,政府又不願意實施經濟上的穩定措施,使得IMF暫停了對辛巴威的經濟援助,而該國政府則以大量印製新鈔來填補財政上的赤字作為回應,卻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與幣值急貶。

2008年2月,通貨膨脹率達165,000%;2008年6月,通貨膨脹率達200,000%,該國央行並於2008年7月21日發行面值1000億元的津巴布韦元鈔票[10][11][12]。津巴布韦从2008年8月1日起货币改制,100亿舊津巴布韋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韋元。

2009年一月消息,津巴布韦将于近日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 在2009年4月12日時,該國政府更宣佈因為已經難以維持貨幣價值,將停用本國貨幣一年。」

100萬億就是100兆元‧‧‧以台幣現在的幣值來算,足夠把台灣買下來了,但是這麼一大筆錢,對他們國家來說,大概只是我們的一張1000元。

大家想一想,大量印製鈔票來彌補赤字,這跟美國的狀況不也是一樣?重點在於,美國印鈔票還拖累全世界的國家!!!

所以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國家會譴責美國,到了這裡,你是不是該為了自己打算呢?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投資?

什麼是投資呢?
投資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相同,簡單的說,我所認知的投資和你所認知的投資也不會一樣。

某些人認為新聞上所說的投資客,就是買進房子,裝潢一下以後再賣出去,炒作房價,這是投資;
某些人認為買進黑馬股票,賺大波段,這是投資;某些人認為買共同基金,這是投資。其實這不完全是對的,就是因為投資的定義對每個人都不同。
舉個例子,農夫寧可要一台貨車,也不需要一輛跑車,因為對他沒有什麼用處。

買樓炒作,這是在投"機",買股想賺波段,低買高賣,這也是在投"機",買進共同基金更不是明智的做法。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分成兩部分,對我而言,真的投資是不在乎買進房子的房價是漲是跌,都可以賺錢;買進的股票是漲是跌,也都可以賺錢。因為我投資的目的是要賺進現金流,而不是資本利得!

我不需要為了房價或股價漲或是跌而擔心煩惱,這才是我投資的意義。

另外提到共同基金,多數買共同基金的人,大多都有同樣的理由,「我沒空投資,沒空看股票,所以找專家來幫我投資就好。」「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我也可以當做存款阿,利潤還比放在銀行高。」「風險可以被分攤,所以比較安全。」

這樣子好了,親愛的讀者,我給你們我的聯絡方式,從今天開始我們兩個合夥吧!你出錢,我幫你投資,每個月你只要付我帳戶管理費和一些手續費就好,基金賺錢了我要分紅,賠錢的話都算你的,假如你願意跟我合作的話,請email給我。

假如你頭腦還算清醒的話,也許你會拒絕我,但是在你拒絕我之前,請先想一想,共同基金不是也是同樣意思?那你為什麼還要買共同基金呢?

既然你不願意把錢交給我這樣的陌生人,你為什麼會願意交給一個自稱"專家"的人呢?要知道,不管你的基金賺了還是賠了,基金管理人完全不痛不癢,因為你就是他的資產,不管你是漲是跌他也有錢拿,他可開心的很呢!

親愛的讀者們,請你們千千萬萬要小心,如果你不了解投資的定義是什麼,當你把錢拿出來的時候,通常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呢。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如何讓自己變富?

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的簡單,但是知易行難阿!

就是買進資產,或是創造資產,而不是買進負債。

大家可以計算的出來一個月所需花費是多少錢?將你的收入扣除掉每月所需的費用,

其中當然包含每年所要繳的稅,或是保險費用等等,將其平均攤入每月成本,

計算出的結果,就是你的現金流。

而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需要自己去工作領薪資,但每個月卻能有一定金額的收入,

這份收入已超過每月所需花費的金額以上,若考慮到風險,

這筆收入金額的設定值可以高過成本的二倍,甚至更多,

不需自己動手去賺取的錢稱為「被動收入」。

只有達到這個目的,才是真正的達到財務自由。



這個世界只在玩一種金錢遊戲,只要你知道遊戲規則,你就會越來越有錢,

這個遊戲的名稱叫「誰欠誰的債?」

當然,這絕對不是放高利貸或是老鼠會等,以不法的手段獲取暴利的方式,

要知道,合法致富真的不難,犯不著用這種害人害己的方式來賺錢,

舉個例好了,如果擁有可以出租的房地產,只要收入租金大於應付成本,

這筆房地產就是你的資產,每月會為你賺入現金流,不需要你去工作,

也可以合法獲得金錢。



麥當勞的創辦人雷‧克羅克曾經問過一群聽過他演講的學生們一個問題,

「有沒有人知道我是做什麼的?」

在場的學生們都笑了出來,有個學生就回答說:

「誰都知道你是賣漢堡的阿!」

雷‧克羅克這時笑著說:

「其實我是做房地產的。」

如果各位有仔細注意的話,麥當勞所坐落的地方全都是交通便利、人聲頂沸的地方,

而只要你一進入麥當勞,可以發現所有的麥當勞幾乎完全都是一樣,

從櫃台的服務人員說的:「歡迎光臨!請問要點什麼?」

到點餐、付錢、取餐、內用或是外帶,這一系列制式的流程相當流暢,

可是你有看到雷‧克羅克本人在櫃台服務各位嗎?



你懂了嗎?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投資的迷思?

你也許會常常聽到投資顧問們總是說:

「投資要多元化,不要把全部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像巴菲特等人又會說:

「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密切關注這個籃子。」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對錯,因為投資本身就沒對錯,

這樣子說好了,富爸爸將投資比成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有非常多種,腳踏車、機車、汽車、輪船、飛機、甚至走路也是。

投資就是確定你要的目標以後,選擇一個適當的交通工具,

達到你想要達成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我想要從台北到桃園,我可以騎車或開車,

假設我要從台北到高雄,時間足夠的話,也許我想要騎車,延路欣賞美景,

假如我要趕時間,我可能選擇開車或是坐高鐵。

但是假設我要從台北到紐約,走路和開車已經沒有辦法達到了,

我可能要坐船或是飛機。



這麼說的意義是在有些人覺得賺錢只能用股票,有些人認為只有房地產才能大賺,

其實這些工具只要能善加利用,在不同的時期及不同的目的,

以不同的方式達到想要的目的。

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



現在我要問幾個問題囉!

投資需不需要資金?

投資有沒有風險?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請你仔細的把我的問題默念一次後再回答。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我不用浪費時間去想。」

又或者會反問我說;「那你會做什麼?」

我通常遇到這種問題的話,我會回答:

「重點不在我會做什麼?而是你會做什麼?」

還記得多年以前我問了我的老師說:「你有什麼夢想呢?」

當時老師馬上就回答我說;「你想太多。」

一直到今天,我真正的認知有沒有夢想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你認為不可能,你就不會想要去完成它。

西元1900年以前,應該沒有人會相信人可以在天上飛,

若是萊特兄弟因為聽了別人的話,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話,現在不會滿天都是飛機。

所以你說夢想有多少重要,一旦有了夢想,堅持著實現它,更加的重要!

如果你認為沒有我問的那種世界,那你一生都不會存在這個世界,

如果你希望存在著這種世界,你就應該不停的努力去實現它,

現在請你再問自己一次,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你知道你個人繳的稅比一家公司還多嗎?

我指的當然不是總金額,而是本質的不同。

個人每年要繳的稅是怎麼計算的呢?

台灣個人所得稅以級距計算,以2009年為例:

級距(新台幣元) 稅率 累進差額(新台幣元)
0 – 410,000 6% 0
410,001 – 1,090,000 13% 28,700
1,090,001– 2,180,000 21% 115,900
2,180,001 – 4,090,000 30% 312,100
4,090,001以上 40% 721,100

個人賺的越多,所要繳的稅越多,不過,

重點並不是在個人賺了多少而繳稅,

而是公司和個人繳稅的本質是不同的!

個人繳稅的方式是,假如當年度所得為200萬,且不討論有關撫養及扣除額之問題,不論你今年買了什麼奢侈品、珠寶、電視、高爾夫球具、車子或房子,你今年要繳的稅率為21%,總金額11萬元。

公司繳稅的方式是,假如公司當年所得為200萬元,扣除員工薪資、營業成本、資本性支出和其他林林總總的東西後,假設剩下的錢是20萬,而繳稅稅率為25%,總金額為200,000x25%=50,000元。

看出差異在哪裡了嗎?

就算公司稅率比個人稅率高,結果最後繳稅的總金額卻比個人還低。

公司可以花完所有該花、想花、要花的錢以後,剩下的錢再來繳稅,

而個人是得到了多少錢,就要繳多少稅,不管你吃什麼、買什麼、用什麼東西,

都要付固定的稅額,而且是相對比較高的金額!



富人花錢是為了賺錢,窮人花錢是為了負債。

你想成為哪一個呢?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你還在玩老鼠賽跑的遊戲嗎?

老鼠賽跑的遊戲其實就是一大堆人,在一個圈圈裡面不停的跑,沒有盡頭的跑,在這個圈圈的世界裡,發生的事都是跟現實生活一模一樣,而世界上有九成的人都在玩這個遊戲,地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裡面。

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若你找份工作,薪水四萬塊,有些人會省吃減用,慢慢的累計存起來,然後用來買衣服、玩具、奢侈品或是出國旅遊,甚至買車子、買房子,我們所賺的錢,都是為了自己的負債而再花掉。

很多人會想,若是今天賺的少,那我就少花點,沒錢買車子,我就用便宜的交通工具,沒錢買房子,我就用租的。

但是若今天我賺的多了,我就用好一點的東西,吃好一點的食物,買好一點的車子,住好一點的房子。

這就是所謂的量入為出。

基本上這些都沒有錯,也沒有對與錯之分,這裡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是有多少花多少,另外一部分的人是,省下來的錢是為了將來要買車買房用的,這些觀念都是人們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阿!

沒錯,你沒看錯,很多人們都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而不是讓自己變富。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購買著他們的負債,他們對於金錢的想法,只有一條路,這條看似平坦而順利的路,是大多數的人走過的,他們也告訴你,這條路有多麼的好走。

但是卻不知這條路會讓你慢慢的背袱著越來越重的包裹。

所以只能陷在無止盡的賽跑中,每天醒來就為了上班,做的又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還要持續著幾十年的時間!

仔細想一想,這是你願意要過的生活嗎?假如答案是否定的,恭喜你,你的思想已經開始願意接受新的東西,再來需要的就是熱情,以及堅持不懈的態度。

大路旁邊那條似乎充滿荊棘的路,看起來好像很難走,但是只要能堅持走過那條路,你會發現那條路的盡頭,比你想像的要美好的多。

你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很多人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假設今天您買了一棟房子自己住,

這棟房子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呢?

每當我這麼跟別人說的時候,幾乎得到的回答都是"資產"阿!

其實正確答案是:負債!

為什麼!?



[我的房子當然是資產呀!假如我的房子升值,再把房子賣掉,我不就可以得到錢。]

假如聽到類似這種回答的話,我通常會更進一步的問:

[那...什麼叫資產?什麼叫負債?]

[把你的負債加上你所有的錢,就是你的資產。]這是我的爸爸給我回答。

[..................................。]這是我朋友給我的回答。



富爸爸對於資產和負債的解釋是:

[資產就是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

非常簡單而且切重要點的說法!

把這句話套回一開始的問題的話,你可以想像的出來,為什麼答案是負債,而不是資產了嗎?

因為你買了房子,每個月必須付房貸,這間房子每個月都要花你的錢,而不是幫你賺錢,所以房子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我並沒有說因為房子是負債,所以就不要買房子,而是要讓大家清楚,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到底是差在哪裡?

富人和窮人的最大差異是:富人買進資產,窮人買進負債。

如果現在你問我,假如我房貸繳完了以後,那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很遺憾的,它應該依然算是負債,因為就算沒有了房貸,你每年也必須繳房屋稅、地價稅等政府稅收。

我們只擁有房子的使用權,而政府才是真正擁有房子和土地的所有權。

那...房子都是負債嗎?

並不是,假如買了一棟房子再出租出去,每個月扣除所有應付費用以後,剩下的錢是正數的,這棟房子才真正是資產。

所以總而言之,資產和負債的分界點,並不是在物品本身是什麼,而是這項東西帶來的"現金流"。

世界上四種賺錢的人,你想成為哪一種?

富爸爸將世界上的人分為四種類型,代號分別為E、S、B、I。

E是指雇員。

S是指自由業者,或是小型公司老闆,包含醫生或律師。

B是指大企業主。

I是指投資者。



這四種類型沒有好和壞,世界上需要這四種人才有辦法運轉。



E說:找個安穩的工作,擁有固定的薪資,我的房子和車子是我最大的資產。

S說:我不喜歡被拘束,我要自己創業,自己當老闆,努力工作為自己賺錢。

B說:我需要找人幫我管理公司。

I說:我投資不動產和有價證券來賺錢。



您看出差別在哪裡了嗎?



E是幫別人工作賺錢。

S是幫自己工作賺錢。

B是找人幫自己管理賺錢的機器。

I是想辦法讓別人幫自己賺錢。



E幫別人工作,也就是大多數的人每天在做的事情,他們每天上下班,

月底就等著領薪水,領到的薪水還必須繳帳單、繳房貸、繳車貸和所得稅,

剩下來的錢才能讓自己花用。[工作>收入]



S幫自己工作,他們是老闆,從事開店營業、網路銷售、自行生產或製造等等,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最好,或是非自己做不可,必須自己支撐大局,

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必須將自身完完全全的投入自己的事業。[工作=收入]



B也是老闆,他們找人幫自己管理公司,

他們不是公司的要角,公司的營運也不需要他們,

他們工作的越來越少,但是所擁有的公司越來越多。[工作<收入]



也許有人會問,S和B的差異在哪裡?不一樣都是老闆嗎?

要知道他們可是有決定性的差異呢!舉個例好了。

假如今天我是個自己開業的醫生,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不會

如果我擁有一家診所,雇用執業醫生和管理人,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會



再來說到投資者,請問,投資是什麼?

人們在討論"投資"的時候,他們認為在討論同樣的東西,但往往是不同的東西,你知道嗎?

很多人以為他們從事的是投資,其實他們可能大多數都是在投機!

或者,他們的動作僅僅只能稱為"交易",

我常常聽人說:[投資報酬率越高,風險就越高。]

這句話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是我認為這不完全是對的。



我相當同意富爸爸舉的例子;

投資就好比開車,開車有沒有危險?有。

但是真正危險的是你矇上了雙眼,或是雙手離開方向盤,而且失去了控制!

投資不是為了逃避風險,而是要掌握它,甚至控制它。



[投資獲利是在買進的時候確定,而不是賣出的時候]

這句話是投資的關鍵!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以金錢方面來說,如果把安全、舒適、富有排優先順序的話,你會如何選擇?

首先,我先來解釋一下這三個分別代表的意義;

安全:安穩的工作,固定的收入。

舒適:使用金錢讓自己生活過的更好。

富有: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富人。

您會如何選擇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選擇的都是順序應該都是安全第一、舒適第二、富有第三。

「我要有安定的工作,然後用那些錢來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至於有錢,誰不想要有錢呀?有錢當然很好呀!」

或許貪心一點,「我想要一億!或是中了樂透頭彩!我就是有錢人了!」,?但是若你的排序是照上面的順序,想要成功致富的機會就相當的低了。

為什麼呢!?

因為假設富有和安全發生了衝突時,你會選擇放棄富有,投向安全的懷抱。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卻是個讓人害怕、不敢、甚至不想面對的問題。

「可是我有房貸要繳,假如我沒穩定的工作,該怎麼辦?」

「我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不可能的啦!」

「你辦不到。」

各位知道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嗎?

不是在於他們身上有多少錢,而是在於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也許這時候有人會說,我不想要有錢呀,我只想平平凡凡的過生活就好了。

1975年生物圈中每年約100物種滅絕,1985年提升到每年約1,000物種滅絕,1990年更增加至每年約10,000物種滅絕,2000年時,每年將有20萬種物種滅絕。

這些生物也只是想要平平凡凡的過生活而已,但是卻越來越稀少,為什麼?這是他們願意的嗎?世界瞬息萬變,若是不能跟上腳步,也許只能被洪流淹沒。

人類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現在已經從工業時代進入資訊時代了,這點我相信大家都認同,但是,大多數的人都還活在工業時代,你知道嗎?

大家的觀念是否還在,找個好工作,收入高又穩定,做到退休以後領一筆退休金,

退休金可以養活我的餘生,不然政府和公司也會照顧我的?

這是工業時代的觀念。

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一絲風吹雨打,只想躲在溫室裡努力展現自己的姿態,

期望著主人不會忘了澆花。

辛苦努力了一輩子,換來的是什麼?

辛苦的代價真的等值於收入嗎?

命運受人擺佈?上班看老闆臉色?薪水多少都不夠用?

「我工作的公司很大,不可能會倒的。」

「我不可能會被裁員。」

也許在有生之年很幸運的,都安然的渡過了所有的危機,然而退休後,你是否又能獨立的面對世界的變遷?

「我退休以後就用不到什麼錢了,所以我不用煩惱。」

你是否想過,沒錯,你個人支出減少了,但是醫療費用卻開始提高了?

生活的所需,幾乎都會用到錢,不管各位想或是不想,錢的問題一直纏繞著我們。

我知道我不想要過這樣子的生活,假如我不改變,我可以看到20年,甚至30年的未來,

我不想一生只為了房子、車子和家庭而工作,我想要的是財務自由,

想要的是,就算我不親自去工作,我也不用擔心我會沒錢,我有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

和我的家人享受生活,去我想去的地方,買我想買的東西,這才是人生。

所以,我重新改變的我的順序:

富有第一、舒適第二、安全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