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的簡單,但是知易行難阿!
就是買進資產,或是創造資產,而不是買進負債。
大家可以計算的出來一個月所需花費是多少錢?將你的收入扣除掉每月所需的費用,
其中當然包含每年所要繳的稅,或是保險費用等等,將其平均攤入每月成本,
計算出的結果,就是你的現金流。
而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需要自己去工作領薪資,但每個月卻能有一定金額的收入,
這份收入已超過每月所需花費的金額以上,若考慮到風險,
這筆收入金額的設定值可以高過成本的二倍,甚至更多,
不需自己動手去賺取的錢稱為「被動收入」。
只有達到這個目的,才是真正的達到財務自由。
這個世界只在玩一種金錢遊戲,只要你知道遊戲規則,你就會越來越有錢,
這個遊戲的名稱叫「誰欠誰的債?」
當然,這絕對不是放高利貸或是老鼠會等,以不法的手段獲取暴利的方式,
要知道,合法致富真的不難,犯不著用這種害人害己的方式來賺錢,
舉個例好了,如果擁有可以出租的房地產,只要收入租金大於應付成本,
這筆房地產就是你的資產,每月會為你賺入現金流,不需要你去工作,
也可以合法獲得金錢。
麥當勞的創辦人雷‧克羅克曾經問過一群聽過他演講的學生們一個問題,
「有沒有人知道我是做什麼的?」
在場的學生們都笑了出來,有個學生就回答說:
「誰都知道你是賣漢堡的阿!」
雷‧克羅克這時笑著說:
「其實我是做房地產的。」
如果各位有仔細注意的話,麥當勞所坐落的地方全都是交通便利、人聲頂沸的地方,
而只要你一進入麥當勞,可以發現所有的麥當勞幾乎完全都是一樣,
從櫃台的服務人員說的:「歡迎光臨!請問要點什麼?」
到點餐、付錢、取餐、內用或是外帶,這一系列制式的流程相當流暢,
可是你有看到雷‧克羅克本人在櫃台服務各位嗎?
你懂了嗎?
美麗的銀河歲月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投資的迷思?
你也許會常常聽到投資顧問們總是說:
「投資要多元化,不要把全部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像巴菲特等人又會說:
「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密切關注這個籃子。」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對錯,因為投資本身就沒對錯,
這樣子說好了,富爸爸將投資比成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有非常多種,腳踏車、機車、汽車、輪船、飛機、甚至走路也是。
投資就是確定你要的目標以後,選擇一個適當的交通工具,
達到你想要達成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我想要從台北到桃園,我可以騎車或開車,
假設我要從台北到高雄,時間足夠的話,也許我想要騎車,延路欣賞美景,
假如我要趕時間,我可能選擇開車或是坐高鐵。
但是假設我要從台北到紐約,走路和開車已經沒有辦法達到了,
我可能要坐船或是飛機。
這麼說的意義是在有些人覺得賺錢只能用股票,有些人認為只有房地產才能大賺,
其實這些工具只要能善加利用,在不同的時期及不同的目的,
以不同的方式達到想要的目的。
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
現在我要問幾個問題囉!
投資需不需要資金?
投資有沒有風險?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請你仔細的把我的問題默念一次後再回答。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我不用浪費時間去想。」
又或者會反問我說;「那你會做什麼?」
我通常遇到這種問題的話,我會回答:
「重點不在我會做什麼?而是你會做什麼?」
還記得多年以前我問了我的老師說:「你有什麼夢想呢?」
當時老師馬上就回答我說;「你想太多。」
一直到今天,我真正的認知有沒有夢想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你認為不可能,你就不會想要去完成它。
西元1900年以前,應該沒有人會相信人可以在天上飛,
若是萊特兄弟因為聽了別人的話,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話,現在不會滿天都是飛機。
所以你說夢想有多少重要,一旦有了夢想,堅持著實現它,更加的重要!
如果你認為沒有我問的那種世界,那你一生都不會存在這個世界,
如果你希望存在著這種世界,你就應該不停的努力去實現它,
現在請你再問自己一次,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投資要多元化,不要把全部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像巴菲特等人又會說:
「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密切關注這個籃子。」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對錯,因為投資本身就沒對錯,
這樣子說好了,富爸爸將投資比成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有非常多種,腳踏車、機車、汽車、輪船、飛機、甚至走路也是。
投資就是確定你要的目標以後,選擇一個適當的交通工具,
達到你想要達成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我想要從台北到桃園,我可以騎車或開車,
假設我要從台北到高雄,時間足夠的話,也許我想要騎車,延路欣賞美景,
假如我要趕時間,我可能選擇開車或是坐高鐵。
但是假設我要從台北到紐約,走路和開車已經沒有辦法達到了,
我可能要坐船或是飛機。
這麼說的意義是在有些人覺得賺錢只能用股票,有些人認為只有房地產才能大賺,
其實這些工具只要能善加利用,在不同的時期及不同的目的,
以不同的方式達到想要的目的。
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
現在我要問幾個問題囉!
投資需不需要資金?
投資有沒有風險?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請你仔細的把我的問題默念一次後再回答。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我不用浪費時間去想。」
又或者會反問我說;「那你會做什麼?」
我通常遇到這種問題的話,我會回答:
「重點不在我會做什麼?而是你會做什麼?」
還記得多年以前我問了我的老師說:「你有什麼夢想呢?」
當時老師馬上就回答我說;「你想太多。」
一直到今天,我真正的認知有沒有夢想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你認為不可能,你就不會想要去完成它。
西元1900年以前,應該沒有人會相信人可以在天上飛,
若是萊特兄弟因為聽了別人的話,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話,現在不會滿天都是飛機。
所以你說夢想有多少重要,一旦有了夢想,堅持著實現它,更加的重要!
如果你認為沒有我問的那種世界,那你一生都不會存在這個世界,
如果你希望存在著這種世界,你就應該不停的努力去實現它,
現在請你再問自己一次,
假如有個不需要資金,也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世界,你會做什麼?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你知道你個人繳的稅比一家公司還多嗎?
我指的當然不是總金額,而是本質的不同。
個人每年要繳的稅是怎麼計算的呢?
台灣個人所得稅以級距計算,以2009年為例:
級距(新台幣元) 稅率 累進差額(新台幣元)
0 – 410,000 6% 0
410,001 – 1,090,000 13% 28,700
1,090,001– 2,180,000 21% 115,900
2,180,001 – 4,090,000 30% 312,100
4,090,001以上 40% 721,100
個人賺的越多,所要繳的稅越多,不過,
重點並不是在個人賺了多少而繳稅,
而是公司和個人繳稅的本質是不同的!
個人繳稅的方式是,假如當年度所得為200萬,且不討論有關撫養及扣除額之問題,不論你今年買了什麼奢侈品、珠寶、電視、高爾夫球具、車子或房子,你今年要繳的稅率為21%,總金額11萬元。
公司繳稅的方式是,假如公司當年所得為200萬元,扣除員工薪資、營業成本、資本性支出和其他林林總總的東西後,假設剩下的錢是20萬,而繳稅稅率為25%,總金額為200,000x25%=50,000元。
看出差異在哪裡了嗎?
就算公司稅率比個人稅率高,結果最後繳稅的總金額卻比個人還低。
公司可以花完所有該花、想花、要花的錢以後,剩下的錢再來繳稅,
而個人是得到了多少錢,就要繳多少稅,不管你吃什麼、買什麼、用什麼東西,
都要付固定的稅額,而且是相對比較高的金額!
富人花錢是為了賺錢,窮人花錢是為了負債。
你想成為哪一個呢?
個人每年要繳的稅是怎麼計算的呢?
台灣個人所得稅以級距計算,以2009年為例:
級距(新台幣元) 稅率 累進差額(新台幣元)
0 – 410,000 6% 0
410,001 – 1,090,000 13% 28,700
1,090,001– 2,180,000 21% 115,900
2,180,001 – 4,090,000 30% 312,100
4,090,001以上 40% 721,100
個人賺的越多,所要繳的稅越多,不過,
重點並不是在個人賺了多少而繳稅,
而是公司和個人繳稅的本質是不同的!
個人繳稅的方式是,假如當年度所得為200萬,且不討論有關撫養及扣除額之問題,不論你今年買了什麼奢侈品、珠寶、電視、高爾夫球具、車子或房子,你今年要繳的稅率為21%,總金額11萬元。
公司繳稅的方式是,假如公司當年所得為200萬元,扣除員工薪資、營業成本、資本性支出和其他林林總總的東西後,假設剩下的錢是20萬,而繳稅稅率為25%,總金額為200,000x25%=50,000元。
看出差異在哪裡了嗎?
就算公司稅率比個人稅率高,結果最後繳稅的總金額卻比個人還低。
公司可以花完所有該花、想花、要花的錢以後,剩下的錢再來繳稅,
而個人是得到了多少錢,就要繳多少稅,不管你吃什麼、買什麼、用什麼東西,
都要付固定的稅額,而且是相對比較高的金額!
富人花錢是為了賺錢,窮人花錢是為了負債。
你想成為哪一個呢?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你還在玩老鼠賽跑的遊戲嗎?
老鼠賽跑的遊戲其實就是一大堆人,在一個圈圈裡面不停的跑,沒有盡頭的跑,在這個圈圈的世界裡,發生的事都是跟現實生活一模一樣,而世界上有九成的人都在玩這個遊戲,地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裡面。
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若你找份工作,薪水四萬塊,有些人會省吃減用,慢慢的累計存起來,然後用來買衣服、玩具、奢侈品或是出國旅遊,甚至買車子、買房子,我們所賺的錢,都是為了自己的負債而再花掉。
很多人會想,若是今天賺的少,那我就少花點,沒錢買車子,我就用便宜的交通工具,沒錢買房子,我就用租的。
但是若今天我賺的多了,我就用好一點的東西,吃好一點的食物,買好一點的車子,住好一點的房子。
這就是所謂的量入為出。
基本上這些都沒有錯,也沒有對與錯之分,這裡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是有多少花多少,另外一部分的人是,省下來的錢是為了將來要買車買房用的,這些觀念都是人們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阿!
沒錯,你沒看錯,很多人們都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而不是讓自己變富。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購買著他們的負債,他們對於金錢的想法,只有一條路,這條看似平坦而順利的路,是大多數的人走過的,他們也告訴你,這條路有多麼的好走。
但是卻不知這條路會讓你慢慢的背袱著越來越重的包裹。
所以只能陷在無止盡的賽跑中,每天醒來就為了上班,做的又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還要持續著幾十年的時間!
仔細想一想,這是你願意要過的生活嗎?假如答案是否定的,恭喜你,你的思想已經開始願意接受新的東西,再來需要的就是熱情,以及堅持不懈的態度。
大路旁邊那條似乎充滿荊棘的路,看起來好像很難走,但是只要能堅持走過那條路,你會發現那條路的盡頭,比你想像的要美好的多。
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若你找份工作,薪水四萬塊,有些人會省吃減用,慢慢的累計存起來,然後用來買衣服、玩具、奢侈品或是出國旅遊,甚至買車子、買房子,我們所賺的錢,都是為了自己的負債而再花掉。
很多人會想,若是今天賺的少,那我就少花點,沒錢買車子,我就用便宜的交通工具,沒錢買房子,我就用租的。
但是若今天我賺的多了,我就用好一點的東西,吃好一點的食物,買好一點的車子,住好一點的房子。
這就是所謂的量入為出。
基本上這些都沒有錯,也沒有對與錯之分,這裡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是有多少花多少,另外一部分的人是,省下來的錢是為了將來要買車買房用的,這些觀念都是人們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阿!
沒錯,你沒看錯,很多人們都在計劃著讓自己變窮,而不是讓自己變富。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購買著他們的負債,他們對於金錢的想法,只有一條路,這條看似平坦而順利的路,是大多數的人走過的,他們也告訴你,這條路有多麼的好走。
但是卻不知這條路會讓你慢慢的背袱著越來越重的包裹。
所以只能陷在無止盡的賽跑中,每天醒來就為了上班,做的又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還要持續著幾十年的時間!
仔細想一想,這是你願意要過的生活嗎?假如答案是否定的,恭喜你,你的思想已經開始願意接受新的東西,再來需要的就是熱情,以及堅持不懈的態度。
大路旁邊那條似乎充滿荊棘的路,看起來好像很難走,但是只要能堅持走過那條路,你會發現那條路的盡頭,比你想像的要美好的多。
你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很多人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假設今天您買了一棟房子自己住,
這棟房子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呢?
每當我這麼跟別人說的時候,幾乎得到的回答都是"資產"阿!
其實正確答案是:負債!
為什麼!?
[我的房子當然是資產呀!假如我的房子升值,再把房子賣掉,我不就可以得到錢。]
假如聽到類似這種回答的話,我通常會更進一步的問:
[那...什麼叫資產?什麼叫負債?]
[把你的負債加上你所有的錢,就是你的資產。]這是我的爸爸給我回答。
[..................................。]這是我朋友給我的回答。
富爸爸對於資產和負債的解釋是:
[資產就是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
非常簡單而且切重要點的說法!
把這句話套回一開始的問題的話,你可以想像的出來,為什麼答案是負債,而不是資產了嗎?
因為你買了房子,每個月必須付房貸,這間房子每個月都要花你的錢,而不是幫你賺錢,所以房子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我並沒有說因為房子是負債,所以就不要買房子,而是要讓大家清楚,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到底是差在哪裡?
富人和窮人的最大差異是:富人買進資產,窮人買進負債。
如果現在你問我,假如我房貸繳完了以後,那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很遺憾的,它應該依然算是負債,因為就算沒有了房貸,你每年也必須繳房屋稅、地價稅等政府稅收。
我們只擁有房子的使用權,而政府才是真正擁有房子和土地的所有權。
那...房子都是負債嗎?
並不是,假如買了一棟房子再出租出去,每個月扣除所有應付費用以後,剩下的錢是正數的,這棟房子才真正是資產。
所以總而言之,資產和負債的分界點,並不是在物品本身是什麼,而是這項東西帶來的"現金流"。
這棟房子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呢?
每當我這麼跟別人說的時候,幾乎得到的回答都是"資產"阿!
其實正確答案是:負債!
為什麼!?
[我的房子當然是資產呀!假如我的房子升值,再把房子賣掉,我不就可以得到錢。]
假如聽到類似這種回答的話,我通常會更進一步的問:
[那...什麼叫資產?什麼叫負債?]
[把你的負債加上你所有的錢,就是你的資產。]這是我的爸爸給我回答。
[..................................。]這是我朋友給我的回答。
富爸爸對於資產和負債的解釋是:
[資產就是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
非常簡單而且切重要點的說法!
把這句話套回一開始的問題的話,你可以想像的出來,為什麼答案是負債,而不是資產了嗎?
因為你買了房子,每個月必須付房貸,這間房子每個月都要花你的錢,而不是幫你賺錢,所以房子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我並沒有說因為房子是負債,所以就不要買房子,而是要讓大家清楚,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到底是差在哪裡?
富人和窮人的最大差異是:富人買進資產,窮人買進負債。
如果現在你問我,假如我房貸繳完了以後,那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很遺憾的,它應該依然算是負債,因為就算沒有了房貸,你每年也必須繳房屋稅、地價稅等政府稅收。
我們只擁有房子的使用權,而政府才是真正擁有房子和土地的所有權。
那...房子都是負債嗎?
並不是,假如買了一棟房子再出租出去,每個月扣除所有應付費用以後,剩下的錢是正數的,這棟房子才真正是資產。
所以總而言之,資產和負債的分界點,並不是在物品本身是什麼,而是這項東西帶來的"現金流"。
世界上四種賺錢的人,你想成為哪一種?
富爸爸將世界上的人分為四種類型,代號分別為E、S、B、I。
E是指雇員。
S是指自由業者,或是小型公司老闆,包含醫生或律師。
B是指大企業主。
I是指投資者。
這四種類型沒有好和壞,世界上需要這四種人才有辦法運轉。
E說:找個安穩的工作,擁有固定的薪資,我的房子和車子是我最大的資產。
S說:我不喜歡被拘束,我要自己創業,自己當老闆,努力工作為自己賺錢。
B說:我需要找人幫我管理公司。
I說:我投資不動產和有價證券來賺錢。
您看出差別在哪裡了嗎?
E是幫別人工作賺錢。
S是幫自己工作賺錢。
B是找人幫自己管理賺錢的機器。
I是想辦法讓別人幫自己賺錢。
E幫別人工作,也就是大多數的人每天在做的事情,他們每天上下班,
月底就等著領薪水,領到的薪水還必須繳帳單、繳房貸、繳車貸和所得稅,
剩下來的錢才能讓自己花用。[工作>收入]
S幫自己工作,他們是老闆,從事開店營業、網路銷售、自行生產或製造等等,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最好,或是非自己做不可,必須自己支撐大局,
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必須將自身完完全全的投入自己的事業。[工作=收入]
B也是老闆,他們找人幫自己管理公司,
他們不是公司的要角,公司的營運也不需要他們,
他們工作的越來越少,但是所擁有的公司越來越多。[工作<收入]
也許有人會問,S和B的差異在哪裡?不一樣都是老闆嗎?
要知道他們可是有決定性的差異呢!舉個例好了。
假如今天我是個自己開業的醫生,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不會
如果我擁有一家診所,雇用執業醫生和管理人,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會
再來說到投資者,請問,投資是什麼?
人們在討論"投資"的時候,他們認為在討論同樣的東西,但往往是不同的東西,你知道嗎?
很多人以為他們從事的是投資,其實他們可能大多數都是在投機!
或者,他們的動作僅僅只能稱為"交易",
我常常聽人說:[投資報酬率越高,風險就越高。]
這句話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是我認為這不完全是對的。
我相當同意富爸爸舉的例子;
投資就好比開車,開車有沒有危險?有。
但是真正危險的是你矇上了雙眼,或是雙手離開方向盤,而且失去了控制!
投資不是為了逃避風險,而是要掌握它,甚至控制它。
[投資獲利是在買進的時候確定,而不是賣出的時候]
這句話是投資的關鍵!
E是指雇員。
S是指自由業者,或是小型公司老闆,包含醫生或律師。
B是指大企業主。
I是指投資者。
這四種類型沒有好和壞,世界上需要這四種人才有辦法運轉。
E說:找個安穩的工作,擁有固定的薪資,我的房子和車子是我最大的資產。
S說:我不喜歡被拘束,我要自己創業,自己當老闆,努力工作為自己賺錢。
B說:我需要找人幫我管理公司。
I說:我投資不動產和有價證券來賺錢。
您看出差別在哪裡了嗎?
E是幫別人工作賺錢。
S是幫自己工作賺錢。
B是找人幫自己管理賺錢的機器。
I是想辦法讓別人幫自己賺錢。
E幫別人工作,也就是大多數的人每天在做的事情,他們每天上下班,
月底就等著領薪水,領到的薪水還必須繳帳單、繳房貸、繳車貸和所得稅,
剩下來的錢才能讓自己花用。[工作>收入]
S幫自己工作,他們是老闆,從事開店營業、網路銷售、自行生產或製造等等,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最好,或是非自己做不可,必須自己支撐大局,
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必須將自身完完全全的投入自己的事業。[工作=收入]
B也是老闆,他們找人幫自己管理公司,
他們不是公司的要角,公司的營運也不需要他們,
他們工作的越來越少,但是所擁有的公司越來越多。[工作<收入]
也許有人會問,S和B的差異在哪裡?不一樣都是老闆嗎?
要知道他們可是有決定性的差異呢!舉個例好了。
假如今天我是個自己開業的醫生,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不會
如果我擁有一家診所,雇用執業醫生和管理人,我今天不進診所,今天會有收入嗎?
答案是:會
再來說到投資者,請問,投資是什麼?
人們在討論"投資"的時候,他們認為在討論同樣的東西,但往往是不同的東西,你知道嗎?
很多人以為他們從事的是投資,其實他們可能大多數都是在投機!
或者,他們的動作僅僅只能稱為"交易",
我常常聽人說:[投資報酬率越高,風險就越高。]
這句話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是我認為這不完全是對的。
我相當同意富爸爸舉的例子;
投資就好比開車,開車有沒有危險?有。
但是真正危險的是你矇上了雙眼,或是雙手離開方向盤,而且失去了控制!
投資不是為了逃避風險,而是要掌握它,甚至控制它。
[投資獲利是在買進的時候確定,而不是賣出的時候]
這句話是投資的關鍵!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以金錢方面來說,如果把安全、舒適、富有排優先順序的話,你會如何選擇?
首先,我先來解釋一下這三個分別代表的意義;
安全:安穩的工作,固定的收入。
舒適:使用金錢讓自己生活過的更好。
富有: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富人。
您會如何選擇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選擇的都是順序應該都是安全第一、舒適第二、富有第三。
「我要有安定的工作,然後用那些錢來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至於有錢,誰不想要有錢呀?有錢當然很好呀!」
或許貪心一點,「我想要一億!或是中了樂透頭彩!我就是有錢人了!」,?但是若你的排序是照上面的順序,想要成功致富的機會就相當的低了。
為什麼呢!?
因為假設富有和安全發生了衝突時,你會選擇放棄富有,投向安全的懷抱。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卻是個讓人害怕、不敢、甚至不想面對的問題。
「可是我有房貸要繳,假如我沒穩定的工作,該怎麼辦?」
「我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不可能的啦!」
「你辦不到。」
各位知道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嗎?
不是在於他們身上有多少錢,而是在於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也許這時候有人會說,我不想要有錢呀,我只想平平凡凡的過生活就好了。
1975年生物圈中每年約100物種滅絕,1985年提升到每年約1,000物種滅絕,1990年更增加至每年約10,000物種滅絕,2000年時,每年將有20萬種物種滅絕。
這些生物也只是想要平平凡凡的過生活而已,但是卻越來越稀少,為什麼?這是他們願意的嗎?世界瞬息萬變,若是不能跟上腳步,也許只能被洪流淹沒。
人類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現在已經從工業時代進入資訊時代了,這點我相信大家都認同,但是,大多數的人都還活在工業時代,你知道嗎?
大家的觀念是否還在,找個好工作,收入高又穩定,做到退休以後領一筆退休金,
退休金可以養活我的餘生,不然政府和公司也會照顧我的?
這是工業時代的觀念。
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一絲風吹雨打,只想躲在溫室裡努力展現自己的姿態,
期望著主人不會忘了澆花。
辛苦努力了一輩子,換來的是什麼?
辛苦的代價真的等值於收入嗎?
命運受人擺佈?上班看老闆臉色?薪水多少都不夠用?
「我工作的公司很大,不可能會倒的。」
「我不可能會被裁員。」
也許在有生之年很幸運的,都安然的渡過了所有的危機,然而退休後,你是否又能獨立的面對世界的變遷?
「我退休以後就用不到什麼錢了,所以我不用煩惱。」
你是否想過,沒錯,你個人支出減少了,但是醫療費用卻開始提高了?
生活的所需,幾乎都會用到錢,不管各位想或是不想,錢的問題一直纏繞著我們。
我知道我不想要過這樣子的生活,假如我不改變,我可以看到20年,甚至30年的未來,
我不想一生只為了房子、車子和家庭而工作,我想要的是財務自由,
想要的是,就算我不親自去工作,我也不用擔心我會沒錢,我有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
和我的家人享受生活,去我想去的地方,買我想買的東西,這才是人生。
所以,我重新改變的我的順序:
富有第一、舒適第二、安全第三。
安全:安穩的工作,固定的收入。
舒適:使用金錢讓自己生活過的更好。
富有: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富人。
您會如何選擇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選擇的都是順序應該都是安全第一、舒適第二、富有第三。
「我要有安定的工作,然後用那些錢來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至於有錢,誰不想要有錢呀?有錢當然很好呀!」
或許貪心一點,「我想要一億!或是中了樂透頭彩!我就是有錢人了!」,?但是若你的排序是照上面的順序,想要成功致富的機會就相當的低了。
為什麼呢!?
因為假設富有和安全發生了衝突時,你會選擇放棄富有,投向安全的懷抱。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卻是個讓人害怕、不敢、甚至不想面對的問題。
「可是我有房貸要繳,假如我沒穩定的工作,該怎麼辦?」
「我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不可能的啦!」
「你辦不到。」
各位知道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嗎?
不是在於他們身上有多少錢,而是在於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也許這時候有人會說,我不想要有錢呀,我只想平平凡凡的過生活就好了。
1975年生物圈中每年約100物種滅絕,1985年提升到每年約1,000物種滅絕,1990年更增加至每年約10,000物種滅絕,2000年時,每年將有20萬種物種滅絕。
這些生物也只是想要平平凡凡的過生活而已,但是卻越來越稀少,為什麼?這是他們願意的嗎?世界瞬息萬變,若是不能跟上腳步,也許只能被洪流淹沒。
人類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現在已經從工業時代進入資訊時代了,這點我相信大家都認同,但是,大多數的人都還活在工業時代,你知道嗎?
大家的觀念是否還在,找個好工作,收入高又穩定,做到退休以後領一筆退休金,
退休金可以養活我的餘生,不然政府和公司也會照顧我的?
這是工業時代的觀念。
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一絲風吹雨打,只想躲在溫室裡努力展現自己的姿態,
期望著主人不會忘了澆花。
辛苦努力了一輩子,換來的是什麼?
辛苦的代價真的等值於收入嗎?
命運受人擺佈?上班看老闆臉色?薪水多少都不夠用?
「我工作的公司很大,不可能會倒的。」
「我不可能會被裁員。」
也許在有生之年很幸運的,都安然的渡過了所有的危機,然而退休後,你是否又能獨立的面對世界的變遷?
「我退休以後就用不到什麼錢了,所以我不用煩惱。」
你是否想過,沒錯,你個人支出減少了,但是醫療費用卻開始提高了?
生活的所需,幾乎都會用到錢,不管各位想或是不想,錢的問題一直纏繞著我們。
我知道我不想要過這樣子的生活,假如我不改變,我可以看到20年,甚至30年的未來,
我不想一生只為了房子、車子和家庭而工作,我想要的是財務自由,
想要的是,就算我不親自去工作,我也不用擔心我會沒錢,我有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
和我的家人享受生活,去我想去的地方,買我想買的東西,這才是人生。
所以,我重新改變的我的順序:
富有第一、舒適第二、安全第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