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您拿出錢包裡的1000元鈔票,試著問問自己以這張紙鈔印製的成本而言,真的值1000元嗎?當然沒有,這貨幣紙鈔所代表的是藏在某處具備真正價值的東西,例如:黃金、白銀。
理論上政府所印出來的貨幣必須和政府所儲存黃金或白銀有連動關係,藉以保持政府發行的貨幣量及貨幣價值,而國際間黃金價值則以美元計算其價值,此情況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切斷了黃金與美元的連動關係後,全世界的貨幣第一次進入了完全沒有任何擔保的"法定貨幣"。
另一方面,每當政府切斷金本位制,並大量大量的印製法定通貨時,下場都是非常悲慘的,就如法國路易十五時(1716年)約翰‧勞的法定通貨政策,造成法國及大部分的歐洲地區陷入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大蕭條;德意志威瑪共合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超通貨膨脹(1923年);自由市場的意志最後總會使貨幣及黃金拉到同等價值的地位。
歷史總是不同的在重複發生,儘管演員有所不同,然後劇本卻是一樣,人類總是學不會歷史的教訓。
下附圖表為美國自1918年一月至2011年一月所印製的美元,你可以看到自2009左右那個像沖天炮一般的直線,光那一年印的貨幣總數就比美國開國以來所印的所有貨幣量還要多!
這裡就簡略的試算一下,美國2011年時總黃金儲存量約在8,134公噸,1公噸換算為32,150.72盎司,美國總黃金儲存量約為261,513,956.48盎司,然而美國2011年總發行貨幣數約為2,100(十億美元),若回歸至金本位制來計算的話,每盎司黃金價格應為8030.16美元,而且這還不包含美國國債、憑空產生的信貸等等,就算金價衝到每盎司1萬美元,我都不覺得奇怪。
但是為什麼國際金價卻只落在1,300~1,400美元之間呢?留給各位自行去研究吧!